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返回
各行业危化品都有哪些?怎么运输、储存?
发布时间:2025-02-28 来源:莫恩 浏览次数:171次

一、如何做好危化品安全管理?

1、剧毒、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贮存

(1)依法购入危险化学品后按时入库,建立仓库保管制度,不得擅自出售、转让和调剂;

(2)危险化学品按照有关规定建立专用仓库,设置明显标志,实行双人双锁保管,分类定置保存;

(3)库房内禁止吸烟,严禁使用明火,及时通风散热;注意检查消防器材,防止失灵;

(4)危险化学品出入库和回库建立台账制度,做到账物相符,账卡相符。仓库保管员对需要入库的危险化学品必须经过严格验收和核对后方可入库。同时做好登记签字工作。对出库的危险化学品严格审批,根据分管领导审批后进行发放并签名。对回收的危险化学品要及时检验核对并进行登记,规范入库;

(5)定期对库房进行检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防范和巡查工作,建立报告制度,防止危险化学品的使用事故和盗失现象的发生。

2、剧毒、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使用

(1)危险化学品实行专人管理、专人监督、定向使用制度,严禁将危险化学品进行调剂、赠送或非法买卖,防止危险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

(2)危险化学品的领取实行双人签字制度。因教学需要使用到的危险化学品,由分管领导签字同意领用,实验员签字出库,登记好领用的领用日期和危险化学品的名称、数量、规格、用途等;

(3)教学实验后剩余的危险化学品必须当日返库,及时进行回库登记,不得在仓库外保存或随意丢弃。

3、剧毒、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废料处理

(1)危险化学品的废料处理要严格审批,不得私自买卖,回收销毁或丢弃;

(2)危险化学品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料,实验室可自行回收和利用的,要及时对危险化学品废料再利用进行登记说明。实验室不能自行回收再利用的,必须出售给具有回收危险化学品的使用资格的单位进行处理。

(3)在库存中或使用中,危险化学品因其他因素导致变质而做废料处理的,应及时报告主管部门,经审批后按规定流程统一处理。

4、危险化学品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实验室部分实验场所存有各种化学试剂,包括易燃的、有毒的、有腐蚀性的或是易爆炸的化学试剂。实验过程中容易发生如失火、爆炸、烧伤和中毒等事故。为确保实验室的安全,现将这些化学试剂发生的主要原因、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分述如下:

火灾    

发生原因:   

(1)点燃的酒精灯碰翻或酒精喷灯使用不当。   

(2)可燃物质如汽油、酒精、乙醚等因接触火焰或处在较高温度下着火燃烧。   

(3)能自燃的物质如白磷等由于接触空气或长时间氧化作用而燃烧。   

(4)化学反应引起的燃烧或爆炸。  

预防措施:   

(1)易燃物和强氧化剂分开放置。   

(2)进行加热或燃烧实验时,要求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使用易挥发的可燃物质,实验装置要严密不漏气,严禁在燃烧的火焰附近转移或添加易燃溶剂。   

(4)易挥发的可燃性废液只能倾入水槽,并立刻用水冲去。可燃废物如浸过可燃性液体的滤纸、棉花等,不得倒入废物箱内,及时烧去。不得把燃着的或带有火星的火柴梗投入废物箱内。

(5)实验室内严禁吸烟。   

(6)实验室内经常备有砂桶、灭火器等防火器材。   

(7)实验结束离开实验室前,仔细检查酒精灯是否熄灭,电源是否关闭。   

爆炸

发生原因:

(1)仪器装置错误,在加热过程中形成密闭系统,或操作大意,冷水流入灼热的容器。   

(2)气体通路发生堵塞故障。

(3)在密闭容器里加热易挥发的有机试剂,如乙醚。   

(4)减压试验时使用薄壁玻璃容器,或造成压力突变。   

预防措施:   

(1)蒸馏时,仪器系统不可完全密闭。使用气体时,应严防气体发生器或导气管堵塞。   

(2)在减压蒸馏时,不可用平底或薄壁烧瓶,所用橡皮塞也不宜太小,否则易被抽入瓶内或冷凝器内,造成压力的突然变化而引起爆炸。操作完毕后,应待瓶内液体冷到室温,小心放入空气后,再拆除仪器。

(3)对在反应过程中估计会有爆炸危险的,则使用防护屏和护目镜.

中毒   

发生原因:   

(1)接触了有毒物质或吸入有毒气体。   

(2)对有些试剂的性质不够了解,处理不当。   

(3)制备有毒气体的装置不合理或操作不熟练。   

预防措施:   

(1)购买有毒化学品必须先履行相关的审批手续,具备合适的存放地点,并有专人保管。   

(2)一切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必要时戴上防毒口罩或防毒面具。

(3)有毒药品应严格按操作规程和规定的限量使用。   

(4)使用气体吸收剂来防止有毒气体污染空气。   

(5)有毒的废物、废液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6)禁止在实验室内饮食或利用实验器具贮存食品,餐具不能带进实验室。  

(7)手上如沾到药品,应用肥皂和冷水洗除,不宜用热水洗,也不可用有机溶剂洗手。   

(8)皮肤上有破伤,不能接触有毒物质。   

(9)实验室经常注意通风,即使在冬季,也适时通风。 

烧伤    

烧伤是由灼热的液体、固体、气体、化学物质或电热等引起的损伤。为了预防烧伤,实验时严防过热的物体与身体任何部分接触。

烧伤的伤势一般是按烧伤深度不同分为三度,烧伤的急救办法应根据各度伤势分别处理。   

一度烧伤:只损伤表皮,皮肤呈红斑,微痛,微肿,无水泡,感觉过敏。如被化学药品烧伤,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除去残留在创面上的化学物质,并用冷水浸沐伤处,以减轻疼痛,最后用1∶1000“新洁而灭”消毒,保护创面不受感染。   

二度烧伤:损伤表皮及真皮层,皮肤起水泡,疼痛,水肿明显。创面如污染严重,先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再以1∶1000“新洁而灭”消毒,不要挑破水泡,用消毒纱布轻轻包扎好,请医生治疗。   

三度烧伤:损伤皮肤全层、皮下组织、肌肉、骨骼,创面呈灰白色或焦黄色,无水泡,不痛,感觉消失。在送医院前,主要防止感染和休克,可用消毒纱布轻轻包扎好,给伤者保暖,必要时注射吗啡以止痛。   

一般伤害的救护措施:  

(1)被强酸腐蚀: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稀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2)被浓碱腐蚀: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的醋酸溶液或硼酸溶液冲洗。

二、危化品应该如何储存?

危化品储存场所应根据储存危化品的特性,配备防雷、防静电、防水、通风、防爆、监测报警等设施设备。

防爆设施

储存易燃易爆危化品的仓库内电气设备、输配电线路和装卸搬运机械工具应采用符合要求的防爆型。电气线路使用金属管配线时,金属管和接线盒等螺纹旋合连接应紧固牢靠,布线弯曲难度较大的场所可以使用防爆挠性软管连接。

防雷和静电设施

储存易燃易爆危化品的仓库入口处外侧,应设置接地的人体静电释放装置。仓库排风扇、金属货架等应设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防雷防静电装置应完好并定期检测合格。

监测报警设施

库内产生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的场所应设置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报警装置,安装高度应当符合可燃气体(有毒气体)与空气比重的要求,气体报警装置应当委托有资质的机构定期进行检测。

通风设施

易燃液体、易燃气体仓库应设置应急强制排风系统,安装防爆排风扇,排风管应采用金属管道,并应直接通向室外安全地点。

防溢散设施

甲、乙、丙类液体仓库应设置防止液体流散的设施,储存遇湿燃烧爆炸的物品时应采取防止水浸渍的措施。

消防设施

危化品仓库应当配备符合标准要求的灭火器材,不应遮挡消火栓、自动喷淋系统以及排烟口,应保证消防通道畅通。

三、危险化学品防爆措施

1.基本措施:
①控制可燃物:存放有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的库房,采用耐火建筑,阻止火焰蔓延;降低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在库区内的浓度,使之不超过最高允许浓度;凡是性质能相互作用的物品,分开存放;
②隔绝空气:隔绝空气储存一些化学易燃物品,如钠存于煤油中,磷存干水中,二硫化碳用水封闭存放等;
③清除着火源,采取隔离火源、控温、接地、避雷、安装防爆灯、遮挡阳光等,防止可燃物遇明火或温度增高而起火。
2.明火控制:控制检修或施工现场的着火源,包括明火、冲击摩擦、自燃发热、电火花、静电火花等;禁止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库区使用明火;因特殊情况需要进行电、气焊等明火作业,应办理动火许可证;清除动火区域的易燃、可燃物质;配置消防器材。动火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摩擦和撞击控制:在辅助设施、泵类运行中,保持良好的润滑,及时清除附着的可燃污垢;在搬运盛有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的金属容器时,防止互相撞击,不能抛掷,以免因产生火花或容器爆裂而造成火灾和爆炸事故,进出人员不能穿带钉的鞋。装卸、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振动,撞击摩擦、重压和倾倒。
4.自燃发热控制:油抹布、油棉纱等易自燃引起火灾,应装入金属容器内,放置存安全地带并及时清理。
5.电火花控制:库区使用的主要是低压电器设备,往往会产生短时间的弧光放电和接点上的微弱火花,对需要点火能量低的可燃气体、易燃液体蒸气、爆炸粉尘等构成危险,所以电器设备及其配线应选择防爆型。
6.静电火花控制:静电最严重的危害是导致可燃物燃烧、爆炸,对需要点火能量小的可燃气体或蒸汽尤其严重,在有汽油、苯、氢气等场所,应特别注意静电危害,进出人员应着防静电工作服,管道输送时应控制流速,散装化学品槽车应有可靠的静电接地部位并对静电接地电阻进行监测报警等,整个系统应抑制静电产生或迅速导出静电。
7.其他火源控制:夏季避免日光直射,配置相应降温措施;室内仓库避免大功率照明灯长时间烘烤,采用冷光源;库区内严禁烟火;禁止使用可能发生火花的搬运工具;严禁使用不防爆的手机。
8.阻止火焰及爆炸波的扩展:阻火装置的作用是防止火焰窜入设备、容器、管道内,或阻止火焰在设备、管道内扩展,常用的有安全水封(196) 阻火器、单向阀。进入易燃易爆库区的运输车辆应进行“三证”检查并加装防火罩、带小型防火器材。对于带压的储存设施,泄压装置是防火防爆的重要安会装置,包括安全阀和爆破片以及呼吸阀和放空管。
9.储存不稳定的烯烃、二烯烃时应有防自聚的措施,因为自聚过程会放热,增大火灾、爆炸的危险性。可采用指示装置,如:压力表(液化气储存等)、温度计、液位计和高位报警器(可燃液体储罐)等,定期检查或校准、检定。
10.灌区还应设置避雷、防静电装置,每年检测一次。
11.应急准备:在容易发生火灾、爆炸的重点部位安装可燃气自动监测系统、火灾报警装置和灭火喷淋装置,定期检修或测试、标定,配备的救援器材应具有防爆功能。针对不同的贮存物质和贮存条件,制定应急预案。
12.如果遭遇危险化学品所造成的火灾,在扑救时,所使用的器材有较强的选择性。对特性不同的化学品应选择不同的扑救器材,在应急预案中应明确。危险化学品火灾扑救应由专业消防队进行。

四、危险化学品使用要求

1.化学危险品在使用时,应有专人领用,管理和调配。调配应在指定的地方进行,使用前应清理场地,远离火源,无关人员应撤离现场。
2.油漆及涂料应指定专人按使用调配,应尽量避免浪费和泄漏,无用的油漆和涂料渣应作为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单独存放,定期交政府指定的部门处理。
3.清洗时,应避免洒漏。废溶剂应装入密封瓶罐,沉淀后过滤回收利用,沉淀渣按有毒有害固体废物处理。
4.做好的涂层应让其自然干燥,严禁用高温灯具或电炉等烘烤。

五、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

1.疏散与隔离
在生产、储运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首先要启用应急产品防止扩散,接着疏散无关人员,隔离泄漏污染区。如果是易燃易爆化学品的大量泄漏;这时一定要打“119”报警,请求消防专业人员救援,同时要保护、控制好现场。
2.切断火源
切断火源对化学品泄漏处理特别重要,如果泄漏物是易燃物,则必须立即消除泄漏污染区域内的各种火源。
3.自我防护
参加泄漏处理人员应对泄漏品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特性有充分的了解,要于高处和上风处进行处理,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应用水枪、水炮掩护。要根据泄漏品的性质和毒物接触形式,选择适当的防护用品,加强应急处理个人安全防护,防止处理过程中发生伤亡、中毒事故。
4.泄露控制
如果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要在统一指挥下,通过关闭有关阀门,切断与之相连的设备、管线,停止作业,或改变工艺流程等方法来控制化学品的泄漏。
如果是容器发生泄漏,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堵塞和修补裂口,制止进一步泄漏。另外,要防止泄漏物扩散,殃及周围的建筑物、车辆及人群,万一控制不住泄漏口时,要及时处置泄漏物,严密监视,以防火灾爆炸。
5.泄露物的处置
①气体泄漏物处置
应急处理人员要做的只是止住泄漏,如果可能的话,用合理的通风使其扩散不至于积聚,或者喷雾状水使之液化后处置。
②液体泄漏物处置
对于少量的液体泄漏物,可用砂土或其它不燃吸附剂吸附,收集于容器内后进行处理。而大量液体泄漏后四处蔓延扩散,难以收集处理,可以采用筑堤堵截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
③固体泄漏物处置
用适当的工具收集泄漏物,然后用水冲洗被污染的地面。
危险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过程中,一般都要经过运输阶段。危险品种类繁多,很多具有易燃易爆特性,运输过程中如发生事故,不仅会引起交通堵塞等问题,更会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尤其夏季来临,炎热的天气更加增添了危险 品运输中的火灾危险性。
六、危险化学品运输
1.装卸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危险品货物装卸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轻装、轻卸、严禁摔碰、撞击、重压、倒置;使用的工具不得损伤货物 的包装,不能粘有与所装货物相抵触的污染物。货物必须堆放整齐,捆扎牢固,防止失落。操作过程中, 有关人员不能擅自离岗。
2.保证车辆处于良好技术状况
装运危险货物的车辆技术状况应符合以下条件:车厢、底板 必须平坦完好,周围栏板必须牢固,铁质底板装运易燃易爆货物 时,应采取衬垫防护措施,如铺垫木板、胶合板、橡胶板等,但不能使用稻草、麦草等松软易燃材料;机动车辆排气管必须装有有效的隔热和熄灭火星装置,电路系统应有切断总电源和隔离电火花装置;车辆的左前方必须悬挂危险品标志牌;根据所装危险品的性质,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和工具。
3.运输途中注意安全行驶
运输危险品途中,司机时刻要谨慎行驶,注意适当限速,保持安全车距,夜间、雨雾天要打开危险品标志灯,夏季应严格按规定时限运输、装卸易燃易爆危险品。
4.禁止货物混装
危险品运输的配装隔离同危险品的储存要求一样,均不得混装。
5.选择正确的灭火方法
运输危险品时,驾驶员和押运员必须仔细学习了解所运物品 的理化性质,随车配备适合的灭火器材。途中一旦发生火灾,要保持冷静,根据物品的性质采取合理的灭火措施,争取在初起阶 段将火扑灭,千万不能惊慌失措、盲目行动,以免“火上浇油”,酿小火成大灾。
6.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
除了以上措施,危险品的运输方式也要特别注意选择。其运输方式有公路、铁路、水路、民航和管道等。安全运输方式的选 择要根据所运物品的理化性质、所处位置、地理条件、运输距离 及运量大小而定。一般采用铁路和水路运输较安全。运量小、路 途短又无铁路和水路运输条件的,可采用公路运输。气体和液体 (如石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大量的散装运输,宜采用较安全、经济的管道运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