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上运输中,危险品的存在对船舶、货物、人员和海洋环境都构成威胁。了解不同类别的危险品,有助于我们提高安全意识,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认识这九类危险品。
01.爆炸品
爆炸品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如火药、炸药等,在外界作用下,比如受热、受压、撞击,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导致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引发爆炸。这种爆炸威力巨大,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甚至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
我们在接触和处理这类物品时,必须极其谨慎。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操作流程,确保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任何疏忽都可能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因此对于爆炸品,始终要保持高度的警惕。
0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常见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有啫喱水、干冰、灭火器等。这类化学品在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会急剧增大。一旦压力超过容器的承受极限,容器就会破裂爆炸,或者导致气瓶阀门松动漏气。
03.易燃液体
汽油、煤油等都属于易燃液体,其闭杯闪点≤61℃。这类液体在常温下容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一旦遇到明火或高温,极易引发火灾甚至爆炸。
在储存和运输易燃液体时,必须采取严格的防火、防爆措施。要保持通风良好,远离火源和热源。在使用过程中,也要小心谨慎,避免液体泄漏和挥发。
04.易燃固体
樟脑、松香等是常见的易燃固体。这类化学品遇水或受潮时,会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易燃气体和热量。有些甚至不需要明火,就能燃烧或爆炸。
对于易燃固体,要妥善保管,避免受潮和接触水分。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潮、防水,同时要与其他易燃物品分开存放,以防发生危险。
05.氧化物、有机过氧化物
氢过氧化物、二烷基过氧化物、高锰酸钾、双氧水等都属于这类危险品。它们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虽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燃烧。
与松软的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而且对热、震动或摩擦较为敏感。在处理这类物品时,要特别小心,严格控制操作条件,防止发生意外。
06.有毒物质
农药、催除草剂、砒霜、敌敌畏等均为有毒物质。这类危险品进入肌体后,累积达到一定量,就会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变化。从而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状态,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接触有毒物质时,必须做好防护措施,避免皮肤接触和吸入。若不慎中毒,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尽快送往医院治疗。
07.放射性物质
硝酸钍、夜光粉等属于放射性物质。这类危险品的放射性比活度大于 74×104Bq/kg,放射性物质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长期的潜在危害。
对于放射性物质的管理和使用,有着严格的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在涉及放射性物质的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规定,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保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08.腐蚀品和杂类危险品
次氯酸钠、甲醛溶液等是常见的腐蚀品,具有腐蚀性,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与皮肤接触在 4 小时内可能出现可见坏死现象。
09.杂类危险品
海洋污染物、不明危险粉剂。这类危险品是磁性物品,有麻醉、毒害或其它类似性质,能造成飞行机组人员情绪烦燥或不适,以致影响飞行任务的正确执行,危及飞行安全的物品。对于这些特殊的危险品,需要根据其特性进行专门的处理和防范。